那么多校园美剧,哪一部真正诠释了美国人的青春? - 村长吧影院

那么多校园美剧,哪一部真正诠释了美国人的青春?

来源:人气:0更新:2023-09-29 21:54:12

对于我们这种看过、也吐槽过不少校园青春美剧的美剧迷来说,不禁会有这样的疑惑:

那么多校园美剧,哪一部真正诠释了美国人的青春?


别说,这事还真得直接问问美国人、或在美国念过书的留学生了。


好在Quora已经有不少类似的提问,例如:

  • How similar or different is the high school culture in the USA to the one shown in movies or TV?
  • Is high school in the USA similar to TV shows?

选择了两篇高赞的回答(链接在文末),整合了一下美国人对于青春校园美剧与真实高中校园生活的看法,以9个方面进行展示。如有事实错误,还望指出。也欢迎在评论区补充相关经历。


1、概述

大多数校园青春美剧所展现的高中生活,可以说是完全不准确,或者,有那么一丢丢类似……

另外,在Quaro上很多类似问题下的回答和评论,基本都提到了一点,就是不同阶层的校园生活是不一样的。

与国内不同,国外初高中分公立与私立。占比四分之一的私立高中的设备配置更好,基本有统一校服(还被大家觉得蛮好看的那种),学生家庭所处社会阶层普遍也更高,所以私立学校学生的生活,也许更接近许多光鲜亮丽的校园美剧;

而对于大多数在公立高中苦读只为出人头地的高中生,其实他们的生活与我们大部分备战高考的高中生,学习生活是差不多,甚至是因为还要应付各种课外活动,更加的辛苦。


以下的信息整理贴近 占更多数、接地气的公立高中

有私校就读经验的小伙伴欢迎补充。


2、年龄

这一点应该是全世界所有校园青春剧,最广为吐槽的一个共同之点了——

演员根本不像高中生


如果只是看一看甜甜的青春剧,大家可能也姑且能够代入;但如果真的较起真来,谁又能说屏幕上这些二十多岁演员的面容,有真正青春岁月时的那般青涩与稚嫩呢?

大多数青春校园剧的演员都是二十出头,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甚至如《十三个原因》中高中生Monty的扮演者Timothy Granaderos,已经33岁了。


原因主要是由于 Child Labor Laws 的限制。简而言之,该法律规定限制了孩童的工作时间,以保障他们能够有足够的受教育时间与机会。

但是这对想要 大批量生产、变现 的制作方而言,无疑是难以越过的门槛。为了控制成本,当然也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多数选择了不受限制、更为成熟且更有魅力的成人演员。


正是如此常见的演员“高龄化” ,让电视剧如《爱你,维克托》中长得略显稚嫩的演员们,都被不少观众打上了“太嫩了”的标签(滑稽)……

虽然确实有演员长着娃娃脸、有着冻龄,也不算新鲜事,但是也给观众敲了一个警钟, 剧集就是剧集,不要和现实划等号。

高一新生:电视剧 VS 现实


3、服饰

  • 分统一校服和不统一(看校方规定);
  • 对于普通公立高中,学生一般不会穿贵重名牌服饰;大多数时候,其实选择的是 比较舒适 的运动装、T恤衫、卫衣、牛仔等;
  • 女生不踩高跟鞋,而是选择更舒适的靴子等;

统一校服:影视(名校风暴)vs 现实

非统一校服:影视(美少女的谎言) VS 现实

妆容:日常化 vs 夸张/成人化


4、储物柜

校园青春美剧必出现的场景—— 走廊储物柜

主角们靠着储物柜聊天、打情骂俏,已经是许多校园美剧的 标签要素


但其实现实中,大多数学生不常使用这些储物柜。用也只是上下学时,放置不会用到、较重的书籍和个人用品。这是因为, 高中课间时间太短

也就是说,高中课间时长, 一般远小于10分钟,比如5分钟。

加上流动课堂,还要换教室,大家都忙于奔走、不想迟到,哪儿还有时间像影视剧中的角色们那样悠闲地在储物柜前谈天说地呢。


另外, 大部分人也不会把自己的储物柜装扮得如影视剧中那般花哨 。(注:不是绝对的,如果愿意当然也可以装饰,只是大部分人没有那个闲心思……)


5、派对

现实中的高中生确实会开派对,也确实有会偷偷喝酒(美国最低饮酒年龄是21岁),

一般分为两种派对

1) 小型派对 ,人数小于30,属于比较随性的朋友型聚会,吃点零食,聊聊天;

2) 大型派对 ,人数可能上百,主要是父母不在家,大家可以随意邀请朋友来参加,这种聚会常常因为音乐声较大以及人多吵闹,很有可能直接会被邻居叫来警察。当然,如果是富家子弟的那种独栋别墅,应该就是没有大多顾虑。

与国内很多餐馆聚会不同,他们的派对更多偏向社交,一堆人坐在或站在屋子的各个地方,大家互相走动,闲聊谈笑。

另外, 派对上是否会有大麻、是否真的如影视剧展现的那般“放荡”,也完全取决于地区 。如大麻合法化的加州,大家在派对上抽点大麻也不算稀奇事。但是如果实在民风淳朴的小地方,高中聚会则多偏向第一种。


6、恋爱

这个应该也是全世界校园剧的通病了吧——为了吸引眼球,夸张恋爱生活“精彩程度”。

最典型的例子比如近年来很火的Netflix《名校风暴》,以及排列组合式的《绯闻女孩》了。

不是说一定不存在,但绝对没法代表绝大多数懵懂的青春爱恋了。


值得指出的是,在性方面,影视剧确实没有过度夸张。

美国人平均破处年龄为17岁左右,也就是高中期间。

而与之相比较,中国人平均破处年龄为20-21岁,也就是大学期间为主。


还需要指出的是,随着 社交媒体 日益壮大,自然也是渗入到最新一代高中生的生活中。如云端网恋,也绝对不算是稀罕事了。


7、校园明星/小团体

《贱女孩Mean girls》中的“粉红”组合,已经化作了校园影视剧中的标签之一。

其中,漂亮女孩们如明星般备受追捧,甚至是人人膜拜。这个小团体也成为了那个高中里呼风唤雨的神一般存在。


而实际上,校园中的这样的“Popular girl”却是比较少的。

普通校园生活中,大家主要是和自己兴趣相投、谈得来的伙伴聚在一起,如各种兴趣小组,戏剧社、乐队小组、学习小组、体育生等等。

但是关键的一点是,大家不是只在一个小组里,不与其他小组的人打交道。

实际上,因为升学压力,许多高中生都不得不参与各种课外小组以丰富自己的申请履历。

学霸也是可以热爱体育,足球运动员也可以在戏剧舞台上大显身手。

这样的理解,同样适用于国内。


8、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是存在的。

有的是拳打脚踢的欺凌。因为担心处罚,其实这一类暴力并不是特别常见;

有的是言语上的冷暴力,给受害者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乃至伤害;

甚至还有性骚扰、性暴力犯罪,近几年因为metoo运动也被更多地揭发出来。

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

对此,校园剧如《十三个原因》《迷醉》等,就将这些常年被忽视的校园问题,聚焦放大,展现在荧幕之上,给人以警醒与反思。


9、学业

美国高中其实与我们国内的大学学制差不多:

  • 都是四年(初中两年,高中四年)
  • 流动课堂与选修课程:比如选修微积分;
  • 多组成的课程评分:小测、作业、课程设计、期末考试等;

为了在最后一年申请到满意的大学,许多学生需要在前三年不仅刷好成绩,还得参加课外活动以丰富自己的个人陈述文章(类似于我们大学大四申请国外研博的流程),所以peer pressure自然不言而喻。

如果能够体会到那种竞争压力,也就不会问出“普通高中生是不是都和影视剧中角色那般一天没作业到处瞎惹事”的问题了。艺术创作,仅供参考。




最后,

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

那么多校园美剧,哪一部真正诠释了美国人的青春?


答案是不唯一的:

间接展现普通高中生校园生活:《 摩登家庭

能够侧面表现当下一部分高中生生活的:《 十三个原因 》第一季、《 迷醉

校园青春仅仅是设定,常被吐槽,但其实还是有一定娱乐价值的:《美少女的谎言》、《绯闻女孩》(没有娱乐价值的例如《河谷镇》)

不同年代,偏怀旧复古的:《 怪奇物语


其中,《 摩登家庭 》虽然不是典型校园青春剧,大家庭里的几个孩子也非主角,但是却是心目中 最接地气地展现当下普通美国高中生生活。

特别是Dunphy一家子的三个孩子:

  • Haley是人缘广、脑子缺根筋的孩子王,却也因为在大学玩脱,早早辍学在家;
  • Alex是典型的学霸,承受着一般普通孩子难以想象的压力(特别是过生日发飙那一集,最后和母亲Claire拥抱哭泣,让人泪目)
  • Luke是智商低但是情商高的普通人,没能读上大学,早早步入社会打拼;

特别是前七、八季中所展现高中生的peer pressure、组织派对(Luke的万圣节聚会)和校园爱情等等,都蛮符合上述几个方面的介绍。

虽然真心不是本剧重点,但也够接地气。


而《十三个原因》第一季以及《迷醉》, 虽然不是当下全美高中生的普遍写照,却是把真实存在的问题(校园暴力、药物滥用)放大,展现在荧幕上,给人以心灵震撼与警示 ,所以才收获了观众的高分认同。

至于类似于《美少女的谎言》《绯闻女孩》等的校园青春剧,真只是套着校园设定的成人爱恋纠葛剧,不太搭嘎,粉丝看一看爽一爽也就足以。


校园青春美剧也在试图 求新求变 ,用新鲜感来持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例如,今年上线的,虽然主角换成了印度裔高中生,但是实际三角恋关系也是换汤不换药的《Never have I ever》;而比较新颖的如拉美裔少年探索性向的成长故事《Love, victor》等。


最后,如果说再提一部 电影 的话,前几个月上线的《 真心半解 the half of it 》,也算是关于校园生活很接地气的展现了:

忙于课业与照顾父亲的女主,有朴素默默努力的一群人,也有吃喝不愁玩乐至上的一群人。有一天瞎混的小团体,也有感觉格格不入的人。

最新资讯